下秦村位于长治市西南部,距潞州区人民政府约13.1千米。村庄紧邻二广高速公路(G55),S326省道穿村而过,这两条交通要道不仅为村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,更为下秦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。下秦村北接杨暴村典丰投资,东邻崔漳村,浊漳南源从下秦村西侧流淌而过,清澈的河水滋养着两岸的土地,赋予了这片土地生机与活力。
下秦村宽阔平坦的道路
作为长治市潞州区的精品示范村之一,近年来,下秦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,不断完善村庄规划,大力开展乡村治理,先后建成幼儿园、文体活动中心、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,并打造了集旅游观光、儿童乐园、水上垂钓为一体的水上游乐园。
通过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,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,培育文明乡风等工作,下秦村从细处着手,向实处发力,让每一个决策、每一项举措都落地转化为村民们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幸福。在全方位推进下,下秦村的振兴图景愈发清晰。
产业多元化发展
展开剩余90%近年来,下秦村充分依托当地资源禀赋,大力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。这一举措为下秦村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,成功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在活力。
为了充分盘活村集体资源,深度发掘自身蕴含的发展潜力,下秦村积极创新,采用了“党支部+合作社+N”这一极具前瞻性和实效性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。在这一模式下,下秦村采取“支部立项、书记领办、党员参办”的务实举措,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
同时,下秦村借助“清化收”专项行动,对村里的各类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,对307亩土地(约0.205平方千米)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资源整合再发包,对40余份承包合同进行了逐一规范,确保每一份合同都合法合规、公平公正。
经过一系列努力,下秦村村集体实现了40余万元的年增收。这是下秦村在集体经济发展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,为后续的各项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。
下秦村打造的水上游乐园
2024年,下秦村秉承“因地制宜、典型示范、整合资金、集中打造”的发展思路,投资2500余万元,对村中的产业设施、人居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造升级,经过深入调研和精心规划,确立了29个工程项目,重点项目之一就是下秦水上游乐园的建设。
建设下秦水上游乐园是下秦村积极整合闲散土地资源,以主题公园建设为基础,在“打造乡村文旅品牌,助力乡村产业发展”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。经历了东大门、主题水域、环湖路等的建设,下秦水上游乐园“开门迎客”,每年预计为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。
如今的下秦水上游乐园已成为集“吃、住、游”为一体的综合性户外活动场所。每到节假日,这里热闹非凡典丰投资,游客们纷至沓来,欣赏着乡村的美景,感受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。走进下秦水上游乐园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充满童趣的儿童乐园。孩子们在儿童乐园里尽情玩耍,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园区。大人们或静静地坐在水边垂钓,享受着那份久违的宁静,等待鱼儿上钩的一刻;或在广阔的湖面上泛舟,感受微风拂面的惬意。
下秦水上游乐园中的各式游船
下秦水上游乐园的建成,不仅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、亲近自然的绝佳去处,更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。许多村民在园内开设了小吃摊、纪念品店等,生意十分火爆。下秦水上游乐园的建成也极大地提升了下秦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美丽的村庄。
村中多家农家乐的开办,更为村民们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。村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,为游客们提供美味可口的农家菜肴和热情周到的服务。在农家乐里,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地道的长治美食,感受到浓浓的乡村风情。
此外,下秦村村“两委”还主动与驻村企业对接用工需求,与企业进行沟通和协商,为村民们争取到了更多的就业岗位。
未来,下秦村还将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,投资2000万元建设占地50亩(约0.033平方千米)的商贸物流园区,并将其打造为一个集货物仓储、运输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枢纽。商贸物流园区的建设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,还能进一步拓宽村民的就业渠道,让更多村民能在家门口找到稳定的工作,同时将增强村集体经济的“造血”功能,促进下秦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。
扮靓村容村貌
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,下秦村积极响应号召,深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以“干部领头示范、党员带头行动、群众点头参与”的“三头”行动为有力抓手,严格按照“五清一改”要求,全方位、深层次提升村居“颜值”,在全村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环境整治热潮。
下秦村中整洁、静谧的民居
下秦村村“两委”成员以身作则、积极作为,以非凡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,成为环境整治的先锋力量。在他们的号召下,党员们迅速行动起来,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全村环境整治工作中。
很快,一支由党员先锋队与村民志愿者组成的清扫小组组建完成。这支队伍以“街、路、河、村周”等区域为重点,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清理工作。清扫小组使用扫帚和铁锹,认真清扫着每一个角落,不放过一片纸屑、一个烟头,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,村庄环境变得干净整洁。
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卫生问题,下秦村在清理垃圾的同时,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陆续建成了3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和900平方米的垃圾中转压缩站。污水处理厂的建成,有效解决了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,科学处理后的污水不再对环境造成污染。垃圾中转压缩站投入使用后,大大提高了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效率,日均清理生活垃圾30余吨。
在整治环境的过程中,下秦村村“两委”成员意识到需着力整治乱搭乱建、乱堆乱放等问题,于是对村内现有的建筑进行了全面排查,并拆除了300平方米影响村庄美观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闲置建筑,村庄的空间得到了有效释放。同时,下秦村村“两委”集中处理了650余吨乱堆乱放建筑垃圾,让村庄恢复了整洁有序的面貌。此外,为了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典丰投资,他们修缮了7000余平方米破损路面。经过这一系列的整治工作,下秦村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。
升级改造后的下秦村便民超市、卫生室
为了形成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,让村民们长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下秦村大力推行“日打扫、月评比、季兑换、年奖励”的“美丽积分制”。这一制度实行后,村民们开始自觉打扫自家房前屋后,保持环境整洁。每月,村里会组织评比活动,对表现良好的家庭进行表扬和奖励。每季度结束,村民们可以用自己积累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。每年,村里还会对表现优秀的家庭进行年度奖励。通过这种方式,下秦村实现了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“村里事”变成“家家事”,由“要我参与”变成“我要参与”,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。现在,村民都把环境整治当成了分内之事,主动参与到了村庄的环境建设中。
2024年,下秦村在改善村民生活设施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。为解决村民们用水常常面临的如水压不稳定、水质不佳等问题,下秦村实施了自来水管网入户改造工程。改造后,村民们用上了干净、稳定的自来水,生活变得更加便利。
此外,下秦村还对村内的体育健身场地进行了升级改造。改造后,场地上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,村民们可以在这里锻炼身体,享受健康生活。同时,便民超市、卫生室及大众食堂进行了提档升级。这些举措让村民的生活更加便利,心情更加舒畅。
下秦村处处见绿、环境宜人
为了美化村庄环境,提高绿化率,下秦村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绿化行动,在道路两旁、村庄周边、庭院内外等地方种植了银杏、雪松等60余种乔木和灌木。这些树木不仅为村庄增添了绿色,还起到了净化空气、调节局地小气候的作用。如今,下秦村的绿化面积达到7.5万平方米,形成了“四季见绿色,三季有花香”的生态环境。
通过实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,下秦村变得更加宜居,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正在下秦村徐徐展开。
培育文明乡风
下秦村充分发挥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,坚持以“星级文明户”创建工作为抓手,深化乡风文明建设。
在“星级文明户”的评选上,下秦村严格定标准、定流程,确保了创建工作的规范有序,并建立了创评委员会、创评领导小组、街道三级联审机制,确保创建工作的科学严谨。“星级文明户”的类型涉及勤劳致富、绿色环保、孝亲爱老、诚实守信等方面。截至2024年,下秦村已评选出五星级以上文明户240户,其中“六星级文明户”152户、“十星级文明户”24户。通过开展“星级文明户”创建工作,下秦村形成了相互促进、相互监督、人人争先、户户争星的良好风气。
下秦村的“星级文明户”标识牌
此外,下秦村积极发动和引导村民共同参与村庄的建设和治理,以共治推动村庄自治与德治,创造和谐美好的人文环境,积极打造和美乡村。
下秦村严格执行“四议两公开”“一事一议”等制度,并创新乡村治理举措,探索建立基层群众议事机制,从村民小组户主中选出若干代表,定期听取村委会的工作报告,提出意见和建议;代表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的意见、建议,及时向村党支部、村委会反映村民的意愿和要求。同时,下秦村利用村规民约的影响力和约束力,形成群众自我约束、自我监督的长效机制。这些举措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,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,勾勒出“乡村治,百姓安”的崭新画卷。
下秦村打造的“状元榜”“光荣榜”宣传栏
在下秦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广场上,一张张“状元榜”“光荣榜”引人注目。状元榜上的名字熠熠生辉,青年学子凭借勤奋与智慧,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,为下秦村增添了光彩。光荣榜上,优秀党员的事迹也一一呈现,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,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带领村民们共同奋斗。“状元榜”“光荣榜”不仅是对个人的表彰,更是下秦村精神风貌的生动展示,激励着每一位村民积极向上、追求卓越。
从村民议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红白理事会、禁毒委员会的成立,到“一张网治理”“党建+网格”等基层治理机制的运用,下秦村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。在这些长效机制的推动下,下秦村的村民思想齐、干劲足,文明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。
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下秦村以“我们的节日”“四季村晚”等主题活动为契机,常态化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、寓教于乐的节日民俗和文体娱乐活动。这些活动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,还营造了团结友爱、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。
如今,走在下秦村的道路上,看到的是干净整洁的民居,听到的是村民们爽朗的笑声。未来,下秦村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,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!
终审:魏文源
监审:杨眉
编校:李佳睿
本刊记者:王莉娟 □李霞
网络:吴飞飞典丰投资
发布于:山西省N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